号称分红复利计息的产品,收益只比银行活期高出一点点;宣称零利率低手续费的信用卡分期,实际是高利率产品;理财产品到期不等于资金到账。有时候,一些银行理财的名词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,因为我们不知道背后还有一些“潜台词”。
保险的分红是不确定的,营销员在给客户介绍产品收益时,有可能把假定红利当做固定收益进行介绍。据佳家利保险柜悉,保险的分红收益只是一种预期收益,而且这种分红是相当不确定的,每年的分红要看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。保险宣传中提到的只是演示分红,并非实际的分红。
其次,分红不是说你交了3万元保费,分红率是3%,就能分到3万元的3%的红利。一般来说,分红计算的基数不是你交的保费,而是保单的现金价值。保险业内人士指出,保单的现金价值是保费扣除一部分管理费用,这是一个逐年递增的资产,第一年要扣除的管理费用比较高,因此第一年的现金价值不会很高。正因为如此,不少投保人在投保了分红险等长期保险后,发现自己头几年几乎没有红利收入,或者很低。在每份保单合同上都会有一张表,列明了这张保单每一年的现金价值。保险分红的依据是这个现金价值,同样如果投保人想要退保,能够拿回的钱也是当年对应的现金价值,而非所交的全部保费。
再次,“复利计息”确实是个诱人的词眼,尤其对于长期保单而言。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,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,以计算下期的利息,也就是通常说的“利滚利”。但是保单复利计息中可能存在两个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,一是推算复利收益时的分红是假定的,二是保险复利计息的计算的只是分红和返还的生存金,并不包括投保人每年交的保费。一般来说,复利计息的初始本金只是首年的分红,而首年的分红往往不会很高。
在计算分期付款的实际利率时,要用到“平均贷款余额”这个概念。而银行在设计信用卡分期产品时,使用的都是这个概念,而不是所谓的每期手续费。
佳家利保险柜提醒:理财产品都有一个清算期,而且在这个清算期是没有利息的。清算期在银行业内的术语叫“T+N”(T指的是产品到期日,N指天数,N≥0),即产品到期后并不意味着客户的本金和收益能当天到账,而是进入还本清算期。清算期少则1天,长则3天,如果刚好遇到周末或节假日,甚至还会超过3天,而这个期限里,客户的资金是没有任何收益的。
除了清算期外,银行理财产品还有好几个“日子”需要关注:销售起始日、销售截止日、起息日、到期日、支付日。销售起始日到销售截止日之间为募集期,即投资者购买产品的时间段。从投资者提出申购申请到募集期结束,这段时间申购资金会被冻结,在此期间大部分银行会把投资金额计算活期利息。而从起息日开始,才真正计算产品收益率,起息日一般为募集期结束的第二天。但产品到期日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能当天到账,而是又进入还本清算期。在这个期限里,投资金额是“零收益”。如6月底发售的一些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,其理财期限可能只有7天,而募集期也长达7天,清算可能还要一两天,客户资金的实际收益其实比银行宣传的要差不多少一半。 |